内容页搜索

1968年,坛丘公社郎中大队率先成立大队卫生室,随后沈泥、小熟大队也相继成立大队卫生室。197012月,坛丘公社全面推行合作医疗制度,全社除渔业(捕捞)、西白漾(革新)大队外,其余21个大队全部成立卫生室。

大队卫生室先后由公社卫生院和公社医管会统一管理。“赤脚医生”大多数都要参加公社或县市级医院脱产学习半年至1年。1966年,第一批参加吴江县卫生学校学习的有郎中大队钮荣根、沈泥大队魏铁城、小熟大队朱云观。1968年,去苏州三院学习培训的有坛丘大队钱定荣、南塘大队胡凤金。是年9月,苏州三院医疗小分队到坛丘上门培训,溪东、南心片参加卫生员11人。1970年,每大队培训卫生员2人以上,其中女卫生员1人,负责本村妇幼保健工作。是年,全社接受培训的赤脚医生有47人。没有参加脱产培训的赤脚医生,由公社卫生院每月安排23天时间到坛丘卫生院集中培训。1983年,赤脚医生更名为乡村保健医生。1984年,坛丘乡医疗管理委员会制订并出台《村卫生室管理条例》《赤脚医生工作守则》。不定期对村卫生室、赤脚医生实行工作考核,改革赤脚医生的报酬制度,实行岗位津贴,固定补贴,加浮动工资的方法,根据考核成绩,对赤脚医生报酬实行浮动。

1986年,全乡各村开始创建合格卫生室,房屋面积要求达到4060平方米,诊疗、治疗、药房三室分开;设备要求配齐听诊器、血压计、体温表等;人员要求有男有女。是年,郎中村钮荣根,新东村吴福英等11人通过江苏省统一考试,第一批领到江苏省乡村医生证书。1992年,开始申报吴江市甲级村卫生室创建工作。

1997年,坛丘23个行政村,除大熟、渔业村外,其余21个村都设立卫生室,其中示范卫生室1个,甲级卫生室14个,合格卫生室6个。有乡村医生30人,其中男24人,女6人。是年7月,坛丘参加全国乡村医生评估统考的乡村医生有26人,合格20人,其中7人被吴江市职改办资格审核评定为乡村医生职务资格,并获得证书。

20007月,坛丘除渔业村外,22个村卫生室有3个示范卫生室,15个甲级卫生室,3个合格卫生室,西白漾卫生室未参加评级。

144      20007月坛丘各村合作医疗(卫生室)情况表

   

负责人

成立年份

  积(平方米)

赤脚医生数(人)

卫生室创建级别

亭心村卫生室

冯天佑

1970

40

2

甲级卫生室

坛丘村卫生院

钱剑荣

1969

45

3

甲级卫生室

新安村卫生室

钱水荣

1970

42

2

甲级卫生村

人福村卫生室

计永观

1970

40

2

甲级卫生村

龙桥村卫生室

沈金海

1969

43

2

甲级卫生村

南心村卫生室

李金荣

1969

43

3

甲级卫生村

郎中村卫生室

朱菊良

1967

50

2

示范卫生室

溪南村卫生室

张应法

1969

46

3

甲级卫生室

大熟村卫生室

顾利建

1970

20

1

合格卫生室

小熟村卫生室

朱云观

1967

42

2

甲级卫生室

利农村卫生室

金月娥

1970

41

2

甲级卫生室

东屯村卫生室

吴四龙

1970

20

2

合格卫生室

南塘村卫生室

胡海金

1969

45

2

甲级卫生室

西扇村卫生室

张春海

1970

40

2

甲级卫生室

桥门村卫生室

钮宝生

1970

60

2

示范卫生室

新东村卫生室

潘雪根

1969

45

3

甲级卫生室

坝里村卫生室

陶明甫

1969

48

2

示范卫生村

沈泥村卫生室

王金才

1968

42

2

甲级卫生室

星塔村卫生室

陆菊泉

1969

40

2

甲级卫生室

大谢村卫生室

陈华林

1969

42

3

甲级卫生室

小谢村卫生室

徐凤金

1969

25

2

合格卫生室

西白漾村卫生室

屠云良

1985

43

1

未评级